-
n 事件: 千万别报考古,因为逗比的世界没人懂;千万别报English,因为汉字(子)难找;千万别报环境工程,因为实习基地在垃圾处理场…… 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期间,网络舆论间衍生出一种新的文体——“千万别报体”,如同当年“[查看全文]
来源2014-10-14
-
加分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促进社会公平,弥补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——引导学生全面发展,其社会价值不可低估。反思上述作假加分事件以及上月曝出的高考替考事件: 首先,拷问我们的法治意识教育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赖于合格[查看全文]
来源2014-10-14
-
n 事实:央视曝光河南杞县高考替考事件引发舆论地震 “考上二本2万,一本3万,重点一本5万,若考上全国名校,酬劳再商量。”6月17日,央视新闻频道播出《高考场上的神秘“考生”》,曝光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“枪手”前[查看全文]
来源2014-10-13
-
n 事件: “有图有真相,航院女硕士林丽为你讲述清华是一方多么养人的土地。欢迎报考清华大学。”6月14日,清华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“清小华”发布了一则配图微博,贴出一名叫林丽的女同学在2007年入学时和2014年硕士[查看全文]
来源2014-10-13
-
n 事实1:“拼妈”成热词 继“拼爹”之后,“拼妈”一词又浮出水面,指比拼家长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。很多人在网上调侃“时下当妈标准”要“下得了菜场,上得了课堂,教得了奥数,改得了作文,挣得了学费,付得[查看全文]
来源2014-10-13
-
n 事件: 5月31日,在江西宜春市区至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车上,一名歹徒突然持菜刀行凶,致5名乘客受伤,危急关头宜春三中高三学生柳艳兵、易政勇在自身被砍伤的情况下,奋不顾身成功将歹徒按倒并将凶器夺下,制止了犯罪[查看全文]
来源2014-10-11
时间筛选
热门舆情回应